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哪些人适合服用膏方

2021-10-1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膏方养生季到了,适合服用膏方的九类人,有你吗?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虽然膏方兼具营养滋补、防病祛病、养生延年与“治未病”等综合作用,但也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可以服用膏方呢?这需要通过中医的体质辨识来进行判断,下面分出了九种常见的体质。

  平和体质

  体型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肤色润泽,发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嗅觉灵敏,味觉正常,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纳良好,二便正常。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外适应能力强。

  药膳指导:饮食应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维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血瘀体质

  瘦人居多

  常见表现:面色晦暗,易有瘀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眼眶暗黑,发易脱落,肌肤干,女性多见痛经,闭经等。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心情易烦。

  发病倾向:易患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药膳指导:食宜行气活血,可选用桃仁、红花、沙棘等六味中药,与食物搭配组合煲汤或饮茶。

  阴虚体质

  体形瘦长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喉干,大便干燥,两目干涩,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

  心理特征:性格急躁、外向好动。

  发病倾向:易患咳嗽、糖尿病、高血压、闭经、发热、容易失眠等。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易受燥邪。

  药膳指导:食宜滋阴、补肝肾。可选用西洋参、桑椹子、冬麦等数十位中药与食物搭配煲汤或茶饮。

  气虚体质

  肌肉松弛

  常见表现:气短懒言、精神不振、疲劳易汗,目光少神、唇色少华,毛发不泽,头晕健忘,大便正常,小便偏多。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

  发病倾向:平时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病后因抗病能力弱而难以痊愈;易患内脏下垂。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药膳指导:宜食益气健脾,可食用小米、山药、大枣、香菇等,还可选用黄芪、茯苓等数十味中药煲汤、煲粥。

  痰湿体质

  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多油,多汗且黏,胸闷痰多,眼泡微浮,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湿。

  心理特征:性格温和、多善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糖尿病、中风、眩晕、咳喘、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等。

  适应能力: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药膳指导:宜食清淡。可选用白术、苍术、黄芪、荷叶等数十味中药,与食物搭配组合煲汤或茶饮。

  湿热体质

  形体偏胖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大便燥结,小便赤短,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量多。

  心理特征:急躁易怒。

  发病倾向: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黄疸等疾病。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难适应。

  药膳指导:食忌辛温滋腻。可选用薏苡仁、红小豆、茵陈等七味中药,与食物搭配组合煲汤或饮茶。

  气郁体质

  形体偏瘦

  常见表现:忧郁面貌、烦闷不乐、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多半叹息则舒,睡眠较差,健忘痰多,大便偏干,小便正常。

  心理特征:忧郁脆弱、敏感多疑。

  发病倾向:易患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癌等。

  适应能力:不喜阴雨天,不耐精神剌激。

  药膳指导:食宜宽胸理气,可选用甘草、小麦、大枣组合煲汤。

  特禀体质

  无特殊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有遗传疾病,先天疾病,胎传疾病等相关疾病特征,抵抗力差,易过敏。

  心理特征:情况各有不同。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

  药膳指导:食宜益气固表。可选用乌梅、百合、灵芝、防风、红枣等煲汤。

  阳虚体质

  肌肉松软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喜饮热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糖稀,小便清长。

  心理特征:内向沉静。

  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症,易患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类风湿、水肿、脾胃虚寒症等、甲状腺功能低下、过敏性鼻炎、宫寒、阳痿等。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药膳指导:食宜温阳补肾、宜精血、强筋骨。平时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核桃仁,还可选用肉苁蓉、杜仲、菟丝子、枸杞等数十味中药搭配组合或煲汤或饮茶。

  本文作者/晓    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