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冬病夏治”者要少吃凉性食物

2022-07-0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冬病夏治”中的“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人生在世,健康第一。用中医方法呵护自身健康,现已成为许多人的养生法宝。

  “冬病夏治”便是很好的一条捷径。其理论可追根溯源到《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在《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最有体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简单来说,在盛夏的伏天通过一些方法来达到治疗的作用,使人体的机体能够得到补养,免疫功能得以提高,从而恢复阳气。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凡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最常见的疾病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冻疮、胃痛、颈椎病、慢性腹泻、感冒、部分虚寒妇科病关节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哮喘病、膝关节疼痛等效果明显。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从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三伏贴疗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但有以下几项需要注意:

  1、1岁以下婴儿、孕妇、肺结核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糖尿病患者、皮肤疮疡破溃者、阴虚内热者及皮肤易过敏者不能进行贴敷疗法。

  2、如遇穴位贴敷后出现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宜用手搔抓。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3、采用冬病夏治的人群要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建议以清淡食物为主,凉性食物也要少吃。

  4、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症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中医专家特别提醒

  “冬病夏治”的时间不用一定要赶在“三伏”之时,也就是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中医说“冬病夏治”以“三伏”天为最好,这是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段时间人体阳气旺盛、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是治疗慢性病的最佳时机。但如果“三伏”正遇阴雨天,气温不高,用敷贴法治疗的话效果反而不好。所以,“冬病夏治”不必拘泥于哪一天,只要气温高,就可以进行治疗,提前或延后几天也不会影响效果。

  本文整编/宋晓娟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