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

2019-11-2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治未病的思想体现了祖国医学预防为主的精神,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借鉴。

  “治未病”一词见于《黄帝内经》多篇论文,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黄帝内经》开卷首篇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一语道破调养身心于未病之时的养生观念的指导意义。提示若能内养正气,外慎风寒,顺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就可以抵御外邪侵袭,从而避免疾病发生。

  《黄帝内经》又有记载“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告知人们若一时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须及时早期治疗,在疾病初发,邪位浅表之时,要善于抓住疾病的典型病证,及早诊断,防微杜渐,以免贻误病情。防止疾病由浅入深,由轻至重。

  张仲景也讲,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倘调养不慎,易致病复,应采取一定措施加予预防。用药祛病后,还需要调养身体的正气,注意合理饮食,以防疾病的复发。

  养生保健在治未病中的地位

  1、健康的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上海人的平均寿命达到了81.73岁,其中男性达到了79.42岁,女性达到了84.06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从疾病谱的变化看,1952年时传染病死亡案有36.98%,到2009年大幅度下降到1.38%。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则从9.06%上升到34.94%。由此可见,现在我们的疾病大多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所致。

  2、心理保健

  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养心,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心理保健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3、饮食保健

  《素问·脏器法时论》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堪称中华民族饮食营养的纲要。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健的关键。

  《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

  4、运动保健

  适当的运动能使周身的血液畅流不息,不致瘀滞;能改善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保证脏器细胞正常活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保持旺盛的活力,是预防疾病,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获得健康长寿的要素。运动保健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协调统一,形神兼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比较适宜于健身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等。

  5、药物保健

  历代医家对药物养生保健有很多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养生作用的药物共约160种。后世医家分别制成膏、丹、丸、散等剂型。遵循中医理论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适宜于长期进行养生保健。传统保健药物如六味地资丸、四君子汤、肾气丸、逍遥丸、归脾丸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保健佳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欢迎。

  6、住宅保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居住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住宅规划设计的不健康因素,导致居住环境受到污染、人际关系冷漠,装修病、空调病蔓延。应该围绕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建立人们居住与健康的新价值观重新审视我们的住宅。

  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养生是人类保健最基本的手段,是“治未病”的基石。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散发,万物处于秘藏状态。中医养生思想就是强调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次,体质是“治未病”的根本。体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含遗传)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健康体质,体质的偏颇往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基础性因素。

  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也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通病”,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和阻断亚健康的发展,将成为“治未病”最直观的表达和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它的发展趋势有两个走向:如果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忽视调理,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而通过合理的干预,就能使机体恢复健康状态。由此可见,亚健康是中医所谓“未病”的一种特殊形式。

  中医未病与亚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占世界人口75%(48亿)的人未诊断出任何疾病,但却忍受着几十种症状: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黏、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等,现代医学将这些症状归属于亚健康范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患病者20%,而75%则属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者。

  亚健康的临床症状涉及范围在中医异常体质状态的临床症状涉及范围之中。将临床亚健康所涉及的症状以个体发病规律进行总结,按中医舌脉之象、症状属性、阴阳变化、脏腑特征等进行整合,则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说就是排除疾病状态的中医异常体质状态。

  治未病,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引起了中医界的高度重视。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是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要内涵,是中医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有利于拓展中医院的服务功能,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学注重养生保健、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的普及。“治未病”健康工程将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转变。

  本文作者/周英豪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