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华章
联合国曾多次表扬中国“赤脚医生”
1、美国纪录片《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流行世界
1972年,几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来中国拍摄的一部52分钟的纪录片《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它真实记录了当时赤脚医生的情况,就地取材针对农村常见病的药物和小小银针治大病的情形。影片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1975年获得University Film Association Award的最佳教育影片奖,推动了全球的“中国赤脚医生热”。
该视频仅能在优酷土豆网观看:
名字:【英语中字.珍贵史料】赤脚医生.合作医疗
http://www.tudou.com/listplay/T1dk1PQyukY.html
2、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
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官员到中国农村实地考察,把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年至1981年年报中称: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那是个封闭的时代,但是中国赤脚医生还是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直至今天,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赤脚医生还是个被充分肯定的名词,世卫组织专家张开宁说“病人最需要服务的时候,赤脚医生会及时出现,即使这个服务不是最佳的,甚至还有错误,但它是温情的,赤脚医生是全球医疗卫生史上值得称道的一段历史”。
3、《赤脚医生手册》世界流传
在长达30年岁月里,《赤脚医生手册》不仅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一直是中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赤脚医生手册》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英国、美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进行了翻译,先后被翻译的文字达50多种,在全世界发行,时至今日,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书店里仍然可以看到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
4、中国“赤脚医生”登联合国世界卫生会议讲台
1974年5月,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王桂珍代表中国的“赤脚医生”出席了会议,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王桂珍在会上说中国赤脚医生是怎么培训的,我们是怎么给贫下中农看病的,外国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都纷纷来跟我握手,都说中国赤脚医生好,都要走中国赤脚医生的道路,他们都说ok、ok、ok。要知道,这个由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发明的赤脚医生,在全世界完全是个新事物,也是个新文化,名符其实的中国文化,所以各方人士都极有兴趣。
5、安南称赞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
1996年12月17日,第51届联大任命安南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安南在回答听众的问题时,认为像中国“赤脚医生”那样的初级义务人员是解决非洲国艾滋病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安南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又进一步影响了更多的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对此我们不能没有我们应该有的文化自觉,因为这样的文化自觉,必然会带来我们的文化自信,从而促进我们的文化自强。
6、中国卫生部长获奖牌
从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以来,赤脚医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余热还在温暖人间,这个余热使中国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于1991年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向卫生部部长颁发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金质奖章,使他成为世界上获得这一殊荣的第一位卫生部长。同日,吴学谦副总理会见了中岛宏博士。
7、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表扬中国赤脚医生制度
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
8、中国“赤脚医生”再登世界卫生组织讲台
1976年9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世界卫生组织太平洋区基层卫生保健工作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黄钰祥和覃祥官一起参加了会议,他们分别就怎样培养赤脚医生和怎样开展合作医疗问题进行了大会发言,(覃祥官,1965年在湖北成为赤脚医生)别人只发言10分钟,10分钟之内,执行主席锤子一敲,你的发言该结束了,他们那都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那天我是半天报告,延长2小时,都是他们提问我答,我带了关于合作医疗的好多材料,我位子两边堆了好多,都被人家拿完了。他们问,说中国的医生不拿工资,为什么给群众看病这么积极,我说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医生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服好务的医生。覃祥官的报告与解答,令那些金发碧眼的洋人赞叹不已。他们伸出拇指对覃祥官说:“你们中国农村人口这么多,居然能够做到看病吃药不花钱,真是人间奇迹啊!”
9、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