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实验诊断学 > POCT的临床应用 >

血糖测定

2015-06-0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的目标。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可直接了解患者实际的血糖水平,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并及早发现因血糖的过度控制而产生的低血糖,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目前患者利用POCT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血糖

       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的目标。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可直接了解患者实际的血糖水平,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并及早发现因血糖的过度控制而产生的低血糖,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目前患者利用POCT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医疗研究所(NICE)等机构发布的指南均强调,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进行SMBG。在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出台的《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等文件也对SMBG在国内的应用作了相应的规范和指导。POCT血糖仪由于体积小、操作无须特别训练,已经成为糖尿病人血糖自找监测的有用工具。

    SMBG的实施需要选择一款足够精准、操作简便易学易用且有良好售后服务保障的POCT血糖仪。血糖仪自第一代的水洗式产生以来,共经历了第二代擦血式、第三代比色血糖仪、第四代电化学血糖仪,到目前的第五代微量采血、多部位采血血糖仪五个阶段。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血糖仪品种繁多,但按照血糖仪测量原理无外乎光化学血糖仪和电化学血糖仪两种。根据血糖测定原理,试纸条中使用的酶又可以分为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后者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PQQ-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NAD-GDH)等。不同酶有不同的适应对象,如GOD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较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由于反应过程需O2的参与,易受空气中O2干扰。GDH血糖仪无须O2的参与,这方面的干扰较小。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

    POCT血糖仪检测的样本主要为全血,如果不经校正,其检测结果与中心实验室使用血浆或血清样本的测定结果会有差异。这是因为红细胞压积(Hct)影响了测定结果。在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Hct的升高会使全血葡萄糖测定值逐步降低,若有红细胞压积校正功能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目前市场上血糖仪检测末梢全血后得出的结果一般已经过校正,可以与医院中心化实验室血浆或血清样本的测定结果直接比较。

    另外,药物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干扰、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可能对血糖仪的测定结果造成影响;操作不当、血量不足、采血时局部挤压或试纸保存不当等都会影响血POCT血糖监测的准确性。

    虽然血糖仪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用血量少等优点,但由于POCT式血糖仪方法学的局限性及与中心化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血糖仪检测结果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应用POCT血糖仪时应仔细谨慎地选择,医师或商家应对血糖仪的特点向患者作解释,提醒患者在疗效观察中不要过分依赖家用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