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2019国庆节 >

70年,中国医疗质量水平、医疗技术能力不断自我突破

2019-09-2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国家卫健委将围绕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患者安全工作格局、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提升患者安全水平

  1963年,陈中伟院士成功完成世界首例断指再植,被赞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接近牛胰岛素;

  1966年,杨东岳教授成功完成世界首例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

  1970年,顾玉东院士成功完成世界首例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

  1986年,顾玉东院士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

  1998年,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2005年,中国实施了全球第一例阴茎移植;

  ……

  70年来,中国医生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

  70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从拳头大的成人心脏,到核桃大的小儿心脏,再到拇指大的胎儿心脏,我国均能开展手术治疗。麻醉技术应用人群包括子宫内胎儿、新生儿和百岁老人,解决了“不敢”和“不能”手术的问题,扩大了手术麻醉服务的可及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患者死亡率、压疮发生率、输血反应率等患者安全类指标持续下降。

  2017年《柳叶刀》杂志报道过我国医疗质量进步的情况。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进行了报道,从1990年到2015年25年间,中国是医疗质量进步幅度,即医疗质量和可及性(HAQ指数)最大的国家之一,从1990年的第110位进步到了2015年的第60位,进步的幅度位居全球第三位。

  今年,《柳叶刀》杂志再次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我国的HAQ指数排名又从2015年的全球第60位提高到了2016年的第48位,一年间跃升了12位,再次取得重大进步,是中等SDI国家中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的成绩可以说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的认可。

  我国医疗质量水平呈现“四升一降”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指出,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呈现“四升一降”的趋势。

  所谓“四升”,即:

  一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81.8亿,较2016年增加3.2%,出院人次数约为2.44亿,较2016年增加7.5%。

  二是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从专科层面看,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等传统高风险手术科室中低风险组死亡率分别从2013年的0.16%、0.15%、0.14%下降至2016年的0.06%、0.11%和0.04%。大家可以看到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而从重点病种和手术层面看,消化道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出血和脑梗死等16个监测的重点病种和颅脑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13个重点手术诊疗质量指标稳中向好,其中,16个病种住院患者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三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以抗菌药物为例,我国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7.7%,下降了11.7个百分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下降了30.5个百分点。细菌耐药趋势总体平稳。

  四是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2017年三级和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8天和8.7天,较2016年分别下降0.3天和0.1天,实现5年连续下降。

  所谓“一降”是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由2014年的0.74%下降至2016年的0.67%,实现连续3年下降。

  “四升一降”体现了我们国家医疗质量水平以及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资源供给的持续提升。这与多年来在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特别是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分不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建立并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临床诊疗相关规范标准体系,明确了在诊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国家卫健委将患者安全管理融入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据介绍,自2005年开始,先后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大型医院巡查以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活动,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单病种质控、构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升临床用血保障水平、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举措不断加强医疗规范化管理,完善服务,提升患者在医院期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18年,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专门就患者安全工作做出部署,明确提出五项主要任务和十项工作举措。

  此外,从2006年起,中国医院协会按照国际惯例每2-3年定期发布一版《患者安全目标》。

  最新版《患者安全目标》于2019年5月底正式发布,该版《患者安全目标》是结合当前中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国际可比性”的基本原则制定。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呈现“两平衡、四提升”态势

  70年来,我国产生了一批达到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势医疗技术,推动了重大疾病诊疗能力的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从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以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的专科服务能力,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

  一方面,打造了一批综合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国家队”,代表我国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发挥行业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和中西部地区支持倾斜力度,平衡优质资源区域布局,通过专科建设发挥横向联动、纵向带动作用,提升了常见病、多发疾病和重大疾病诊疗能力。仅“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就累计投入60亿元,支持了79个专业,314家医院的1231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各省也加大了省域内和县级医疗机构临床专科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持续的支持和建设,我国专科发展和医疗技术能力呈现“两平衡、四提升”的良性态势。

  所谓“两平衡”:

  一是区域间技术能力更加平衡。区域协同能力得到增强,专科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中西部地区和县级医院技术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并填补了多项区域内技术空白。据不完全统计,城市三级医院帮助县级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到15000多项,50%的县医院已能够开展颅脑肿瘤手术、颈椎手术、肺叶及全肺切除术和内镜治疗技术等复杂治疗手段。

  二是专科间发展更加平衡。麻醉、重症医学、病理等平台专业和儿科、急诊、精神、康复等薄弱专业快速发展,专科间技术能力差距明显缩小,专科协调发展局面逐步形成。以儿科为例,“十二五”期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对我国儿科重症、小儿消化、小儿呼吸、新生儿、儿童口腔和小儿外科等专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促进儿科专科能力有效提升。

  所谓“四提升”:

  一是临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相关专科开展医疗服务覆盖的病种数量有所增加,治疗病例的平均技术难度水平普遍增高。疼痛科、口腔颌面外科、康复医学和器官移植等专业病种数量平均增幅超过10%,其中康复医学和器官移植专业平均增幅超过20%。神经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烧伤科和疼痛科等专业CMI指数(病例组合指数,代表收治病种难度)平均增幅超过10%,其中烧伤科和疼痛科平均增幅超过20%。

  二是重点疾病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产生了一批达到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势医疗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各专科共申请各类专利7789项,产生了一批代表我国甚至国际最高水平的优势医疗技术。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自主研发的心室辅助装置开展临床应用,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中长期心室辅助“无泵可用”的困难局面,填补了国内心室辅助研发领域技术空白。

  三是专科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医疗行业的“中国声音”不断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据不完全统计,3812人次现任或曾任本专科主要国际学术组织、期刊、杂志的委员或编委以上职务,340人次牵头或参与制定了本专科国际指南、规范、行业标准。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关于消化道血管病变的相关研究成果成为2015年美国胃肠病学会相关指南的唯一依据。

  四是重大事件医疗救治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烧伤科等专科在近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据悉,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围绕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患者安全工作格局、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提升患者安全水平。

  本文作者:江映雪

  本文摄影:阿    人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张狮驼


网页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