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2018-11-1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世界糖尿病日是:每年11月14日、2018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应该怎么吃?每天应该吃多少?一个“吃”字让多少人纠结!

  《汉书》云:“民以食为天。”自古至今,中国人的饕餮文化积累得博大精深,吃在中国既是一种生存所需,也是集享受与社交为一体的活动。国人所谓的请客就是请吃饭,领导视察、亲朋聚会,“吃”,永远排在第一位。甚至在上海话里,还有“吃生活”、“吃耳光”、“吃官司”、“吃香”等等,好的坏的都能吃。国人对吃如此痴迷,以致于我作为一名内分泌代谢科的医生,每天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医生,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我应该怎么吃?”或者“我每天应该吃多少?”。总之,患者最纠结的就一个字——吃!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糖尿病本身乃高度异质性的疾病。1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与饮食关系不大,至少没有肯定的因果联系;但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就大得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绝对是诱发糖尿病的元凶之一。这里,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个很特别的例子——印第安匹马民族。

  印第安匹马是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民族,大约一半的匹马成年人都有糖尿病,而这些患者中95%是超重或者肥胖。有趣的是,此现象仅仅出现在二战后的美国,无论二战前的美国匹马人还是如今居住于墨西哥高原的匹马人,糖尿病发病率均与其他民族无异。美国学者从匹马民族的案例中提出一个“节俭基因”的假说,即人类原本是为适应恶劣环境设计的,节俭基因能够将人类饱足时摄入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储存起来,以备饥饿时利用,说白了,就像简化版的骆驼。骆驼遇见植物的时候,能将食物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驼峰里,等到饥饿时使用。

  人同样能够将多余的食物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食物匮乏时使用。问题是,我们已经步入小康社会,忍饥挨饿的年代变为历史,饿肚子的机会越来越少,而节俭基因依然在辛勤地工作,将食物变为身体的脂肪,于是肥胖与糖尿病在近一二十年爆发性的增长。虽然我们没有匹马人那么夸张,但如今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高达10.9%。

  匹马印第安人的高患病率是因为他们突然从美国二战前的贫困转向战后的富裕,饮食没有节制而造成肥胖和糖尿病,其实他们是现代社会全人类的缩写。美国如今满大街的胖子,说到底都是吃出来的。我在美国工作时,有一个从北欧移民过来的朋友曾对我说:美国人喜欢甜食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你看我女儿她们都拿果汁当水喝,果汁那么甜,从小天天喝,长大后怎么办?

  果汁为什么那么甜?因为果汁富含果糖,而果糖是食品工业的一项成功秘诀。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甜度大约为蔗糖的1.5倍,是最甜的单糖,而且它的甜味感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会掩盖食品的其它风味;与之相比,蔗糖的甜味在口腔中30秒后才会消失,因此会掩盖食物的原味;另外,温度越低,果糖的甜度越高,口感也越好,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冷藏饮料的甜味剂。果糖还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无论蛋糕、面包还是糖果加入果糖后都能保持水分,不致干结、糖分析出结晶。

  因此,果糖产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商品化之后,迅速成为食品工业的宠儿,产量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奇迹般的增长。上世纪80年代,美国饮料与食品行业,蔗糖原料已经完全由果糖替代,从1975年至1995年的20年间,世界果葡糖浆产量增长了十余倍,如今果糖消费量已占食糖总量的40%。

  果糖相比葡萄糖或蔗糖看上去要健康一些,比如生糖指数较低,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理论上并不增加胰岛负荷。但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却发现,果糖恰恰是肥胖大流行的祸首之一。果糖从六十年代开始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肥胖发生率也从六十年代开始飚升。

  果糖摄入短期内的确对血糖影响较小,但它很容易被肝脏代谢转化为肝脏和脂肪中的甘油三酯,因此长期过量摄食果糖易于导致肥胖、脂肪肝、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等,最终也会引发糖尿病。由于软饮料工业的竞争,为吸引消费者,饮料里正掺入越来越多的果糖,而消费者的口味因此变得越来越甜,又反过来刺激饮料厂商掺入更多的果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在食品工业和消费者的你追我逐下,过量的果糖直接危害到甜品喜爱者的健康。

  美国人的口味甜得让我这样的老派中国人无法适从。美国超市里的糖都像面粉那样一大袋5磅10磅这么卖的,我经常跟我的美国朋友说:你们是在蜜水里长大的。这是实话,他们进食的糖比我们不知道要多多少。然而,可怕的是,中国人尤其新新人类正在步美国人的后尘。

专家介绍

  殷峻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Pennington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和弗吉利亚联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年。临床擅长:女性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儿童性早熟、矮小症及各类生长发育不良等妇儿内分泌疾病;肥胖等代谢紊乱。目前致力于肥胖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殷峻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

值班编辑/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