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皮肤科 > 念珠菌病 >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

2014-11-12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临床表现】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和深部念珠菌病两大类,每一类又可分为许多临床类型。 ( 一 ) 皮肤念珠菌病 1 .念珠菌性间擦疹 (candidal intertrigo) 好发于婴幼儿、肥胖多汗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腹股沟、会阴、腋窝、乳房下等皱褶部位,从事水中作业者常发生于指间 ( 尤其第 3 、 4 指间 ) 。皮损为局部潮红、浸渍、糜烂,

    【临床表现】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和深部念珠菌病两大类,每一类又可分为许多临床类型。

    ()皮肤念珠菌病

    1.念珠菌性间擦疹(candidal intertrigo)  好发于婴幼儿、肥胖多汗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腹股沟、会阴、腋窝、乳房下等皱褶部位,从事水中作业者常发生于指间(尤其第34指间)。皮损为局部潮红、浸渍、糜烂,界限清楚,边缘附着鳞屑,外周常有散在炎性丘疹、丘疱疹及脓疱(11-7A)。自觉瘙痒或疼痛。

    2.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  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念珠菌感染,目前已证实为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基因缺陷相关的疾病。多从幼年起病,慢性经过,易于复发。常伴有内分泌(如甲状旁腺或肾上腺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缺乏。好发于头皮、颜面及四肢。皮损初起为丘疹、红斑,上附鳞屑,逐渐形成肉芽增生性斑块或疣状结节,表面覆盖蛎壳状污褐色痂,粘着不易去除,周围有暗红色炎性浸润(11-7B)掌跖损害呈弥漫性角质增厚。黏膜损害表现为口角糜烂、口腔黏膜白斑,偶可累及咽喉、食管黏膜,影响吞咽。甲、会阴部亦可受累。

    3.念珠菌性甲沟炎及甲真菌病(candidal paronychia and onychomycosis)  多累及浸水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好发于指甲及甲周。甲沟炎表现为甲沟红肿,有少量溢出液但不化脓,甲小皮消失,重者可引起甲床炎,自觉痛痒。甲真菌病表现为甲板增厚浑浊,出现白斑、横沟或凹凸不平,但甲表面仍光滑,甲下角质增厚堆积或致甲剥离。

    4.念珠菌性肉芽肿(candidal granuloma)  又称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较少见。多累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或儿童,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者,亦见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成年患者。好发于头皮、面、甲沟等部位。皮损为炎性丘疹、丘疱疹、脓疱、结节和斑块,表面覆盖较厚的黄褐色黏着性痂屑,少数皮损呈皮角样角质增生,去除角质后基底为肉芽组织。

    ()黏膜念珠菌病

    1.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  以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最常见。多累及老人、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新生儿可通过母亲产道被感染。一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