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儿科 > 蛲虫病 >

蛲虫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

2014-09-02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病因和流行病学】 蛲虫的成虫细小,乳白色线头状。雄虫长0.2~0.5cm,雌虫长0.8~1.3cm。虫卵为不对称椭圆形。雌雄异体,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在人体内存活2~4周,一般不超过2个月。雌虫向肠腔下段移行,当入睡时,肛门括约肌较松弛,雌虫从肛门爬出,受温度、湿度改变和空气的刺激大量排卵,然后大多数死亡,少数雌虫可再进

    【病因和流行病学】

    蛲虫的成虫细小,乳白色线头状。雄虫长0.2~0.5cm,雌虫长0.8~1.3cm。虫卵为不对称椭圆形。雌雄异体,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在人体内存活2~4周,一般不超过2个月。雌虫向肠腔下段移行,当入睡时,肛门括约肌较松弛,雌虫从肛门爬出,受温度、湿度改变和空气的刺激大量排卵,然后大多数死亡,少数雌虫可再进入肛门、阴道、尿道等处,引起异位损害。虫卵在肛周约6小时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当虫卵污染患儿手指,再经口食入而自身感染。感染性卵抵抗力强,在室内一般可存活3周,虫卵可散落在衣裤、被褥或玩具、食物上,经吞食或空气吸入等方式传播。蛲虫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经粪-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经常在集体儿童机构和家庭中传播流行。

    蛲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国内感染也较普遍。感染率一般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尤其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