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长夏养阳,更要养脾

2019-08-0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长夏养脾是为最好的时节。

  何为长夏?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依次循环,气候由温热而转寒凉,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在夏秋之间加了长夏,谓之五时,即春、夏、长夏、秋、冬,《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此处的六月即为农历六月。

  长夏常见症状

  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藏属脾,在五气属湿,在五体属肉,《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即脾藏的功能与长夏的阴阳变化互通相应,而脾的功能主要功能之一为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脾的另一主要功能为主升清,这就造成了脾的生理特点为宜升则健,喜燥恶湿。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则会出现胃口减少,食后饱胀感,大便粘腻或腹泻,若脾的升清功能受到影响则会出现头身困重,胸闷不适等。

  今年的农历六月为公历7月3日至8月1日,上海的梅雨季节也落于这个时间段,此段时间气压低,气候闷热,人们往往感到蒸蒸而炽,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不思饮食,或头重如裹,或关节酸痛,或胸闷气短乏力等。

  长夏为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为两个月,而春、秋、冬为三个月,为了均衡时间又有了“脾不主时”之说,故而有每个季节之末十八天为脾所主。

  长夏养脾

  古人云“四季脾旺而不受邪”,意思是每个季节脾的功能旺盛则不易受邪气侵扰,脾五行属土,《四圣心源》“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说明长夏养脾是为最好的时节。

  脾的生理特性为喜燥恶湿,但是气候已经很湿了,对脾的功能养护已经不利了,怎样才能养脾呢?我们要清楚,作为自然界中渺小一员,我们不可能与庞大的气候做对抗,那么就要去顺应气候,首先是不增加身体负担,这时候就需要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一:肥甘厚味

  即非常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和味道浓厚的食物,如大块的肥肉,久炖的红烧肉类、肥美的老母鸡汤和老鸭汤、拔丝类食物、奶油起司蛋糕和甜品等。

  负面清单二:滋腻之品

  如巧克力、大量的粽子(无论是甜味和咸味)和糯米类食物、蜜饯等。另外未经过中医临床医师四诊合参,自行服用的阿胶及其衍生品,石斛(枫斗)、黄芪、人参、地黄等滋补之品。

  接下来,如果觉得已经忌口了还不能缓解症状,那就需要一些帮助脾主运化的食物来辅助,食物比如陈皮、山楂、米仁等。还可以利用中药药物的属性,来减轻环境给人造成的不适感,如做个香包放入一定的芳香类药物。

  因湿性粘腻,健脾化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中医、中药和方剂更是复杂的学问,不可一概论之,以偏概全,加之个人体质不同,每个人对于相同的处理方法每个人的反应不甚相同,在此不特别推荐健脾和化湿类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来源/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