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医名院 > 名院 > 广州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5-11-2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组成。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尤其是广东省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

  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组成。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尤其是广东省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中心现有员工2375人,病床数1465张,设有33个业务科室,8个职能处室,2个研究科室。2014年门诊量达680476人次,出院人数达76403人次,手术16489例,医疗业务量均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

  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的医教研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硕士生导师111名,博士生导师68名,在读研究生502人。中心的多个学科发展居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单位;中心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在教学方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肿瘤专科人才。中心是国家级医疗继续教育基地,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已为全国培养了3000多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

  科室推荐:

  肿瘤内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于1964年,是国内创建最早、学术梯队最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肿瘤内科医教研基地之一,是我国特别是华南地区肿瘤化疗专业公认的学科带头单位。内科目前设有肺癌及胸部肿瘤、消化道肿瘤、淋巴瘤和乳腺癌等9个主诊教授岗,拥有5个病区(含骨髓移植病房和空军医院胸部肿瘤病区,共165张病床)及1个日间病房,现有高级职称医护人员20名(其中博士导师6名,硕士导师7名)。

  内科主要诊疗的病种包括:淋巴瘤、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头颈癌、睾丸癌、膀胱癌等。

  内科年门诊量5.4万人次,住院1.1万人次/年,收治的病人主要来自广东省,约9%来自省外、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该科设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和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病房等。科室除了开展常规化疗以外,还开展了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血药浓度监测下的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等。 该科收治的多种肿瘤的治疗疗效都达到了国际水平。此外,为了探索新的治疗模式,开发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增加肿瘤病人的治疗机会,内科专家还不断发起临床与药物方面的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名医推荐:

  黄慧强,男,主任医师

  教授,内科副主任,内科四区区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评审咨询专家,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2000年和2004年曾到美国Fred Huchinse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和澳洲作短期进修,1984年中山医科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本院内科从事临床工作,擅长常见恶性肿瘤化疗,特别是淋巴瘤、鼻咽癌的化学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儿童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

  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星期四上午

 

  尧凯,男,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