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上海有位“不务正业”的神经外科专家

2018-08-0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为什么神经外科专家要去学中医?为什么医院工作繁忙还跑去开中医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王桂松博士与中医的故事很多,你且往下看!

  

  2018年7月26号,笔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2100号的上海莲塘轩中医门诊部拜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王桂松博士。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会在中医门诊部见到神经外科专家,这里面的故事多着呢!

  当天我们还遇到了来此体验的一对小姐妹,她们见我们在都聚在门口拍照还有点害羞。再让我们把“镜头”拉倒7月25号南非比勒陀利亚的一家北京同仁堂诊所,前来看中医的本地患者也是络绎不绝。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想想我们在国内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做着不懈地努力,中医在海外的发展也越来越好。王桂松博士讲,中医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它用整体观来看待人,一个人生病不仅与其病灶有关,还要考察他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躯体各部分情况;它用发展观来看人,将疾病看做一种躯体各部分相互影响的动态连续过程。所以中医能发展到海外也不奇怪了,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是时候展示中医真正的技术了!

  那么中医和西医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么?可以看做阴阳两面么?这个笔者说不准,但王桂松博士认为,中西医可以结合是因为它们可以互补。西医的优势是有许多检测仪器,可以精准定位病灶,那么西医用得,中医为什么用不得呢?可以用。而当西医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通常中医会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并且在康复阶段更有优势。王桂松博士还提出,“中医不仅治未病,中医还治末病”。所谓“末病”是指中医做到帮人们预防疾病,在疾病发作或发展到更严重之前,将其扼制住。

  笔者想,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西医“称霸天下”的时候,中医还能“逆风翻盘”吧。中医不“虚”,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强调“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在实践层面强调养生“治未病”,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2016年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世纪首次卫生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家出台了首部中医药专门法律,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医药白皮书,开启了依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征程。

  《中医药法》实施一周年,已经有《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配套制度先后出台并实施,已有28省启动中医药地方条例制修订工作。

  “不务正业”学中医,千帆过尽终不悔

  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自上而下,也有许多原本对中医不感兴趣的西医加入到学习和发展中医的队伍中,其中就有王桂松博士。

  他的父亲是中医,从小他就跟着父亲,看父亲如何给病人开方治病。但他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所以对此不太有兴趣。大学毕业后他先做了急诊外科医生,接触了很多急诊手术,像外科、创伤等等,研究生方向选择了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可是实打实的高精尖领域,可以用显微镜、内窥镜、神经导航等高科技做微创手术,同时也有很多为病人生命做保驾护航的先进技术,比如导航系统、定位系统、CT、磁共振、DSA等等。王桂松博士主攻方向是更深奥的功能神经外科,主要研究与脑功能有关的疾病,关于功能神经外科能做的手术有很多,像帕金森氏病、癫痫、戒毒(药物成瘾)、脑瘫、抑郁症、强迫症等等。

  那么这样一位西医怎么就“不务正业”去研究中医了呢?2009年,王桂松博士遇到了一个可以医治很多疑难杂症的民间中医奇人刘湘秋,一开始,像很多百姓一样,他也对中医抱有怀疑,直到后来看见他用中草药治好了很多西医方面的疑难杂症,比如老年痴呆。对于老年痴呆这类的病,西医方面并没有很好的药物可选择,但是许多病人吃了刘湘秋开的方子,认知功能竟得到了恢复,并在一段时间后,完全恢复正常。那时候王桂松博士就觉得中医很神奇,开始慢慢去了解中医。另一个促使他一头扎进中医药领域的原因是他母亲的求医经历。“我母亲以前患有淋巴瘤和肝硬化腹水,当时找了很多西医治疗,效果却不好,后来找到了中医开了几剂方子,腹水问题也解决了。由此看出,中医方面以后发展空间会很大。”

  现在有很多“鄙视链”,其实学医的也有“鄙视链”,很多学西医的看不上学中医的。但是王桂松博士确认为,所有医生都应该了解了解中医,尤其是神经外科医生。很多医生手术做的好,肿瘤切除的棒,但往往人随着肿瘤一起没了,或者瘫痪了。这其实违背了治疗的意义不是么?中医是真正寻找病因的医学,中医医人,西医医病。

  我问王桂松博士,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他还会选择从医,学中医么?他坚定而深沉地说,从医这条路不好走,一入中医深似海,但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他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作为一个医生,王桂松博士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大家生活更健康,并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2005年他们成立了上海脑健康专家指导中心,2007年创办了<<脑健康>>杂志,2009年在上海科委支持下成立了上海东方脑科学研究所,成立了名医公益联盟,创办了上海国际脑健康论坛等。后来还有了自己的瑞梅医院投资管理公司、瑞梅健康科技公司、瑞梅中医药公司、银狐医疗公司等。他们也做了医生平台,利用上海的优势医疗技术,对外省市医疗机构输出技术,做了个移动医疗互联网平台,为很多企事业做健康托管服务。

  这些事情罗列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都靠王桂松博士及其团队的一腔情怀和专业能力支撑。现在,王桂松博士还成立了莲塘轩中医门诊部,一个以看病救人为本分,以中医科普和收集保护珍贵中医药方为两翼,以为中医搭建行医平台为目标的中医馆。或许未来,这里还会开启中医体验馆的功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医,喜欢中医。他说:“我女儿以前也不认可中医,但她由于长期熬夜脸上起痘,西医看不好,被中医看好了。从那以后就对中医特别推崇,自己平时也讲究祛湿什么的。所以要让年轻人主动接触中医,还是需要体验。”

  百余年前,西医传入中国,中西医科学之争、中医存废之争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的中医传承和发展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王桂松博士在谈中医如何传承时说:第一中医药学需要不断发展。中医里很多有效的方子和理论是经过几千年的研究总结出来的,但是既然要发展,就不能一味地按照以前的观点或方法。例如现在中草药的种植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医的炮制方式也不同以往,因此影响了药效,那么就要求在中药用量上做出调整。再比如针灸,过去用金属针,现在已经有了电针,所以我们中医治病的工具也在发展。第二中医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现代人离不开网络,我们可以把西医技术、互联网、其他智能医疗技术及精准医疗技术等,全部都跟中医结合起来,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很方便地就能用中医治病,用中医保健。

  王桂松博士现在就在做中医药标准化的工作。相较西医来说,中医更加讲究个体化,针对不同的人因症施治,但标准化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中药也能做到标准化。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剂来组合,比如有甲乙两个病人,他们患了同样的病,根据他们不同的体质,我们可以给甲配方剂一和方剂二,给乙配方剂一和方剂三,通过这样的组合,就可以做到一个标准化,保证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人群治疗有效,原理与西医一样,单吃一种药,可能伤胃,那就再加上一个保胃的药,达到效果。

  采访后记

  在笔者写这篇专访的时候,一条新闻跳了出来——《上海市发文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消息说,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本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提出多项政策举措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内容涵盖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贸易等方面。《意见》强调,推进以海派中医为基础的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建设;优化中药饮片价格调整机制,加强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继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开发中医养生保健类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这真是万事俱备,东方已来!令笔者不禁想到“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目前,正在上海市卫计委主办的西学中学习班学习的王桂松博士的中医事业定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专家简介:

  王桂松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莲塘轩中医门诊部中医脑科首席医学专家,上海东方脑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常务理事,上海国际脑健康论坛秘书长,上海市民主建国会医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协会联盟会员, Epilepsia 中文版编委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和温哥华总医院访问学者,瑞梅医疗创始人。

  擅长脑积水、脑肿瘤(脑膜瘤,胶质瘤,脑转移瘤)等显微手术,用神经刺激技术治疗昏迷催醒、脊髓损伤及截瘫康复、顽固性疼痛、癫痫等领域,诊治疑难病例及手术超万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领衔及承担国家级、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上海市经信委等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科普文章100篇,著有《脑健康百问》、《老年性痴呆》等。